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,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,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,而是由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,也叫作“鄉產權房”。
小產權房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,購房合同在國土房管局不會給予備案。所謂產權證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。一句話,買賣小產權房是不受法律保護的。
因為沒有合法的房產證,所以,征地拆遷時,小產權房的購房人也就無法完成拆遷補償登記,因此,在爭取拆遷補償上也就存在障礙。
但是,小產權房雖然不能買賣,但也是合法房產,征地拆遷的時候,是應當得到補償的,只是,這個補償應當由原房主去領取,小產權房的購房人為了獲得拆遷補償,可以與原房主約定,遇到征地拆遷所獲得的安置房、補償款歸購房人所有,這樣,即便原房主領取了補償款不愿意交付給購房者,購房者也可以通過法院取得這筆補償款。
小產權房被拆遷時,能不能取得賠償的最主要因素是:
1.該小產權房它是否屬于違法建筑物。如果是屬于違法建筑物,幾乎是很難得到賠償的,即使是通過各方能夠得到賠償,最多也就是賠償一個建房成本,或者是買房成本,不會給的太多。
因為根據《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》“拆除違章建筑物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物,不予補償”。所以 ,小產權房,能不能得到賠償,最主要就是看這個房子是否屬于違法建筑。
2.另外一個就是要看,非本村村民在購買小產權房時,是否與原房主,簽訂有買賣協議。買房子的時候就要想到,以后拆遷的時候,這個拆遷款怎么分配?購買協議的內容是怎么寫的?有沒有見證人?通常來說,都是要請律師來見證,作為見證人,由專門的律師,寫好協議內容,雙方仔細觀看協議內容,并對協議內容無異議,雙方同意之后再簽字和蓋章。這樣子就可以避免,以后引起不必要的糾紛,如果未來,面臨拆遷賠償的話,就按協議內容來執行。
通常情況下,小產權房在拆遷時它是按照集體土地征收流程進行,會有相關的部門,把征地的公告,張貼出來,然后征洵整個村子的意見,會對房屋進行測量登記以及地上附著物都進行登記,過了一段時間之后,會寫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,報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,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,都會統一貼出來給村民看。